2023-07-05
打造幸福企業,讓員工工作愈快樂
封面

員工愈快樂,企業愈成功?8做法打造企業的幸福競爭力!


面對前所未有的激烈人才競爭、史上最不快樂的員工,以及持續攀升的營運成本,經理人必須準備好用「幸福競爭力」迎戰。 

讀完這篇文章,你可以學到什麼:

1.企業應該重視員工幸福滿意度的3個原因。

2.公司不斷加碼薪資與福利,員工還是不快樂的真正關鍵。

3.有效提升員工幸福感的8個具體做法。


許多主管可能會認為,公司聘請員工是為了產出績效;而公司也付出相對應的薪酬、福利及激勵方案作為交換,這就是傳統的職場運作方式。

但是在2023年,提升員工的幸福指數,將成為未來企業的關鍵競爭力,企業領導人準備好了嗎?

員工愈幸福,企業愈有競爭力!
企業應該投資在員工福祉的3個理由

過往員工的幸福快樂狀態,通常被定調為「個人議題」,但現在企業必須更加重視員工的幸福指數。

理由1:為了更好的生產力與績效

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指出,當員工身處健康正向的職場文化中,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與被關心時,便能夠展現出更好的績效與凝聚力。

麻省理工管理學院客座副教授珊妮普.湯恩(Zeynep Ton)也發現,提供好的工作條件,儘管花費較高的勞動成本,卻能收穫更高的營運回報——快樂的員工是企業最好的品牌大使,不只能提供客戶更好的服務,也能帶帶給投資者優渥回報。

理由2:大幅降低企業營運成本

當員工長期處於壓力、倦怠與憂鬱的身心健康危機之中,不只影響個人的生活與工作表現,企業也必須付出高額的代價。

美國市調公司蓋洛普(Gallup)統計,全球因員工倦怠而導致的營業額和生產力損失成本高達3,220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9.9兆元);根據麥肯錫的數據,美國雇主每年因員工壓力過大而支付的醫療保健費用也高達2,000億美元(約合新台幣6.1兆元),而其中75%的都是可事先預防調整的狀況。

理由3:有效吸引並留任頂尖人才

你可能會發現,包含Google、IKEA等知名企業都在近3年間增設了「快樂長」(Chief Happiness Officer, CHO)職位,目前在LinkedIn上類似職位已超過4千個。

關照員工的幸福與快樂,在大缺工時代更為重要,當公司對外展現支持員工發展工作與生活平衡時,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。

對於內部員工而言,也能夠有效提升員工的滿意度及留任率,因為企業健康服務平台Gympass調查發現,高達83%的員工認為他們的幸福與薪水一樣重要;如果雇主更關注員工的幸福,85%的員工更有可能留在他們的崗位上。

為什麼薪酬福利不斷加碼,員工卻更不快樂?

蓋洛普《2022年全球工作場所報告》發現,全球員工的不快樂指數在2022年攀升到12年來的歷史高點,近5成(44%)的人每天都感受到巨大的壓力,60%的人在工作中感受到情緒疏離,無法全心投入工作。

許多雇主可能會此感到不解:公司明明已經提供了優渥薪資、彈性工時、健康保險、生育與托兒津貼,甚至還有各式各樣的正念、瑜伽等身心健康課程,為什麼員工並沒有變得更開心,反而愈來愈不快樂?

蓋洛普進一步探究,發現工作時間、地點,或是工作與生活的平衡,雖然與員工的滿意度有關,但這還不是全部的影響因子。因為員工不論是在家、在公司、每週工作30小時,或是每週工作60小時,都會不開心。

真正重要的,其實是他們在這份工作中的體驗和感受,包含工作待遇的公平性、職場人際關係、工作量與時間壓力,以及向上溝通是否順暢無礙等。

換句話說,只有提升獎酬是不夠的,最重要的是改善員工被管理、指導和對待的方式,就能有效提升他們的幸福指數,進而推升團隊凝聚力與生產力。

8個做法提升員工幸福感

1.提供完整的員工福利方案

有競爭力的員工薪酬與福利政策,既是員工的生活保障,也是幸福感的基礎條件。

經理人與人資長可以全面盤點,公司提供的經濟支持(收入、退休金計劃)、身體健康福利(保險、運動服務、病假)、心理健康支持(生涯教練、心理諮商及正念冥想),以及人生平衡系統(有薪休假、育嬰假、照顧假等),是否皆已完善,且符合產業水準。

2.定期調查並評估員工幸福感

員工的需求會隨著外部政經環境、生活成本,或社會氛圍而動態變化,因此,企業必須定期透過內部調查、心理評估及一對一會議等方式,了解員工當前的狀態,才能制定更好的支持與解決方案。

3.明確表達對員工身心健康的支持

許多員工即使身陷壓力或情緒低谷,仍會因擔心影響職場人際關係或主管評價,而選擇隱忍不言,長遠來看,反而造成企業營運更高的成本。

因此,企業必須明確地表達公司對員工身心健康的重視與支持,不論是由主管以身作則,真誠展露自己的需求與脆弱,或是導入員工協助方案(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,EAP),這些訊號都可以幫助員工建立心理安全感。

4.以教練式領導取代微觀管理

蓋洛普首席科學家吉姆.哈特(Jim Harter)分析,所有影響員工滿意度的關鍵因素,背後的共通點便是「主管」,因為他們直接決定了員工的工作目標及發展方向。

但許多主管並不善於指導員工以更好的方法完成工作,傾向採用令人生懼的微觀管理手段,可能會導致員工喪失自主性及對工作的掌控感,長期處於壓力與無力感之中。因此,哈特建議企業的管理典範也應與時俱進,轉向倡導對話探索、給予支持和反饋的教練式領導。

5.提升員工對工作的自我掌控感

長年研究組織行為和人力資源管理的史丹福教授傑佛瑞.菲佛(Jeffrey Pfeffer)指出,員工在工作中擁有多少自主決定權,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狀態。

若企業能夠在每個工作角色中注入更多的自主權與決策權,或是將他們的貢獻與組織目標與成果連結起來,這些做法都有助於提供更多的控制感與目標感,而這正是培養幸福感的關鍵要素。

6.強化團隊之間的情感連結

許多實驗與研究都指出,正向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連結,有助於人們因應並調節壓力。不幸的是,職場中常見的績效排名或業績競賽,可能會削弱團隊之間的情感連結與社群認同。

菲佛建議,企業可透過專案合作、設計內部凝聚活動,或是共同擔任志工等做法,幫助員工培養共同目標,以及在深具使命感的環境中加深對彼此的信任。 

7.營造持續學習與成長的環境

美國耶魯大學心理系教授勞麗.桑托斯(Laurie Santos)指出,快樂就跟學習任何專業一樣,都可以透過努力與練習而達成。因此,公司除了安排專業技能培訓,也應將自我成長、目標規劃,以及人生願景等主題列入,讓員工可以透過學習,提高獲得幸福感的能力。

8.為員工建立發現和解決問題的平台

幸福關乎於每個人的主觀感受,若企業可建立一個平台,導入教練、顧問、心理諮商、醫護人員等專業資源,當員工面臨工作困境或職業倦怠時,便可根據自己的需求、專業、天賦與價值觀,找出更符合個人需求的解決方案。


文章出自:https://www.cheers.com.tw/talent/article.action?id=51015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