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05-11
防疫知多少
封面

COVID-19疫情看似趨緩的當下,衝擊仍持續發酵著。我們知道戴上口罩,保持社交距離,少外出、避免群聚,可以保護彼此的身體健康,卻較少思考如何保護彼此的心理健康。當疫情底下,種種的不尋常變成新的日常時,良好的心理健康是這場防疫馬拉松所需的保護力。

      在疫情爆發前,心理健康資源受到的重視並不多。根據世界心理衛生聯盟(World Mental Health Federation, WMHF)的估算,在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國家,75%~95%有心理疾患的人完全無法觸及心理健康資源,在高收入國家觸及率也好不了太多(註1)。隨著COVID-19疫情升溫,各種健康資源受到限縮,心理健康資源也可能更加匱乏、不均。對弱勢族群的影響更加明顯,以香港為例,調查顯示有特殊療育需求及慢性疾病的兒童,在去年有更多的衝動/過動、不專注、情緒和行為問題(註2)。

      因此,2021世界心理健康日的主題訂定為「不平等世界下的心理健康」(Mental Health in an Unequal World),提醒著我們對自身和他者心理健康的關注。同時呼應衛生福利部推廣緩解防疫壓力五大招的「安、靜、能、繫、望」中,「保持人際聯繫」和「提升自我與集體效能感」的重要性。以下彙整四個方向,作為疫情下促進個人和群體心理健康的提醒:
 
1. 善用網路資源,篩選分享訊息

       閱讀有助於因應疫情的訊息,並與親友分享,有助於促進平靜、彼此聯繫、提升自我效能感。例如臺大醫院臨床心理中心整理的安心處方箋(註3),或是慈濟醫院的防疫自主學習手冊(註4)。雖然這些分享無法取代心理諮商或治療,但有助於減少心理健康資源的不均。而隨著閱聽習慣的不同,有些人容易受到未經驗證的流言或渲染恐慌、仇恨的訊息影響,除了可以用「不轉傳」的方式阻斷「負面情緒傳播鏈」,行有餘力也可協助傳遞經過檢視驗證的資訊,例如分享衛生福利部正確的疫苗知識和施打資訊,有助於減少焦慮情緒。
 
2. 調頻社交網路,促進支持聯繫

       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有感,我們更重視彼此關心的價值。我們也許都知道,此刻透過網路保持和外界的聯繫很重要,但過度使用社交網路反而導致憂鬱和焦慮情緒的上升,例如生活處境的差異。人們在網路上呈現的往往並非全盤的生活樣貌,而是傾向分享可獲得較多關注的事物。另外,不斷的搜尋疫情相關訊息,可能使大腦長期處於警戒狀態而易於疲乏。

       使用社交軟體互動時,建議增加面對面、即時性的媒介,例如視訊。如果不方便拋頭露面,有時打電話也是個好選擇;減少非即時性、少聲音表情的文字互動,這些在社交距離的效應下,放大彼此在溝通上理解的差異,而增加孤立感。
 
3. 家戶緊密生活,整理心理空間

       有人比喻疫情下的家戶生活,彷彿是從未來坐時光機回到現在,重拾起與家人相處的時光。與家人緊密地生活在一起,有時靠得太近而看不清彼此的狀態和需要,因此更需要留意雙方情緒狀態和需求。如同有人會在一天結束前,透過打掃和整理家裡沉澱心情,而心理空間也需要定期的盤點和整理。建議每天可留一小段屬於自己的時間,關心自己今天過得如何?留意自己有什麼情緒、想法和身體感受?有多少想和同住者分享或溝通的事?如何安排獨處和共同相處的時間?最後,體認這個過程並不容易,試著給自己和同住者多些接納、寬容和理解。
 
4. 無人想要染疫,試著將心比心

       可能擔心身邊的人是隱形傳播鏈的帶原者,也可能對於染疫者議論紛紛,甚至對康復者感到拒斥。疫情不只拉開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,也導致疏離、分化和歧視。當職業、縣市區域、性向、社經地位和「確診」兩字交叉時,伴隨而來的是污名化和標籤化,不僅無助於防疫,也無助於心理健康,相對地可能增加更多威脅、不確定和孤獨感。保持防疫意識的同時,試著對於受疫病波及的人們少些冷言酸語,給予彼此多些鼓勵和關心。如同許多人說的:「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,而非彼此」。
 
       物理距離不應成為我們彼此誤解和疏遠的理由,心理健康也不應被隔離。英國在數年前打出「讓每個接觸都算數」(make every contact count)的口號,強調促進身心健康不只是專業人員,而是每個公民要放在意識裡去推動的事(註5)。無論疫情何時結束,新冠病毒對於個人和群體的心理健康挑戰將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,若我們能更重視彼此的心理健康,將有助於跨越疫情下的分化和對立,擘畫出後疫情時代的新風景。

 

註2: Tso, W. W. Y. et al.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children during the COVID-19 pandemic. European Child Adolescence Psychiatry(2020). doi:10.1007/s00787-020-01680-8